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在萊頓:今天吟唱甚麼?
兩歲的亮亮寶寶來家裡幾次了,有一次,無意間我們播放了Mozart的鋼琴協奏曲,發現他的情緒馬上明亮提昇起來,這是所謂的莫札特效應?
又有一次,我與他的媽媽唱起歌來了,大約半小時,亮亮持續的笑容不但明亮,與上次不同的,那是一種來自內心,能量更大的喜悅,心花朵朵開大概就是這樣吧! 這是真誠的歌聲感染的力量?
首先,要感謝四分溪合唱團許世青老師,十年以來,在她的專業不倦的帶領下,讓我能真正喜歡唱歌。
也因為她自始如一,要求背誦上台表演的歌詞。由生疏而熟練,而能唱出感覺,讓歌得以慢慢成為自己的歌。任何時候,隨興之所致,我可從內心點選一首來吟唱,因為這是屬於我自己的歌。
亮亮寶寶的笑容給了我極深的印象與啟發。
第二天,我進行了一項自我鍛鍊的實驗。首先,在樂譜中找到今天想唱的歌,開始唱,也同時開始做體操!一開口唱,那真是歌不成歌,可能一個音也發不出來。同樣,身體也非常的僵硬,只能自嘆老骨頭!
要有耐性。確信自己: 聲音會有共鳴會圓潤會進入感覺,可以到達高音的! 也確信自己身體可以柔軟,發熱甚至流汗! 持續,再持續!
身體熱了,聲音就可以出來。聲音出來了,身體就暢快,精神能量也提高了。
身體與精神本互為表裡的,如何鍛鍊? 原來可藉由鍛練歌聲為媒人呢!
11月10日 (周六)晚上7:30,四分溪合唱團在南港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舉辦10周年演唱會,誠摯邀請您來欣賞,指教,共享她(他)們內心的吟唱!(DM可按左鍵放大看)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在萊頓:古教堂的整體音響效果
前晚去參加在大地教堂(Hooglandsekerk ,1314年開始建立)的音樂會,這是<萊頓教堂管風琴協會>主辦的年度音樂會今年最後一場。
教堂外觀樸素,入內一看,圓柱高聳,相當宏偉,屋頂26.5公尺高,黑色石地板有些刻有人名,表示有人埋骨其間。這是至今仍使用的古教堂。
我們會冒著寒風(戶外大約攝氏1度)參加,主要是好奇,想感覺在這樣的古教堂的音響效果到底如何。
參加的市民約150多人,銀髮族占多數。中場休息與結束時喝飲料,大家藉此交談。古教堂無暖氣。
男聲部12人,女聲部18人。音樂會以管風琴獨奏及合唱來交錯進行。地點分兩地舉行,上半場,合唱團在管風琴下面唱,管風琴獨奏或伴奏。
第二部份精彩極了,合唱團移師到管風琴的對面,遙遙相對,時而清唱,時而管風琴伴奏,彼此附和對話,頓時整棟建築,似乎連梁柱角落都充滿共鳴之聲。
人在全身被音樂充滿時,好像會不禁放鬆神遊,我幾乎進入夢鄉了。後來往地上石板一看,想到自古以來,埋骨在教堂地下的荷蘭王公貴族與先賢們,會不會感動得驚醒過來?
因為屋頂高,所有尾音可延續很久,共鳴也特別明顯。指揮先生也擔任獨唱,雖只是獨唱,卻足以讓整個大教堂滿滿的都是圓潤飽滿的音樂。
回家的路上,一面想著,這個音樂會不用麥克風,音響效果卻如此的好,不禁要佩服自古教堂建築工藝的智慧,屋頂建得又高又圓,是為了要頌讚上帝,讓人們的心意可達天聽吧!
照片為專業攝影工作者馮信華先生作品。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在萊頓:橋的風貌
這是萊頓: 水道之城,而,有河就有橋。
我們的觀察,不同的年代會建有不同樣式的橋,不同大小的運河也會有不同樣式的橋。
大運河的橋有紅綠燈,可以打開,這樣船可以通過,要付費。有些小運河的橋也可打開,好像不必付費。
小河溝的橋則屬小小拱橋,很可愛。我遠看近看左看右看,感覺她們好像本來就該在那兒的似的。
大學古建築旁的橋應屬同一時代建的,透出了年代的古味。更有趣的,大學的房子有跨建在橋上的。
年代新的橋顯得較流線型,其設計也多能與四周環境的風貌契合。
有一座白色的橋,位於新萊茵河與舊萊茵河再匯流為萊茵河後,就向西流出城了,在這裡她正好與風車為鄰,直似增添了幾許風情了。
市政府前的古橋跨建在新萊茵河上,橋上建有兩座多功能的涼亭,顯得宏偉有氣派。據說這裡原來是漁市場。平常人來人往,或有古蹟巡禮參觀的團體駐足瀏覽的,讓人一看就知: 這是人潮聚集的好所在,應是城市的中心點了,有她的代表的意義。
而最具歷史意義的橋是一座在萊頓大學法學院對面的小拱橋,有兩件重大的歷史事件在這裡發生:1574年萊頓被西班牙軍隊圍困一百多天,威廉王子決堤水淹西班牙軍之後,率軍入城,在這個橋頭分發鯡魚(Harring)和麵包給飢餓的居民(請見第一至三張照片,可按左鍵放大閱讀);另,英國清教徒在萊頓避難12年後,於1620年也是從這座橋頭搭上小船,去搭乘五月花號前往美洲大陸,左右刻有碑文記錄歷史事實。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漫畫牆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在萊頓:鐵馬城
上周末去比利時魯汶(Leuven)及布魯塞爾(Brussels),發現在這兩地很少看到人們騎腳踏車。
在萊頓生活,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市民無論男女老少,出門大都以鐵馬代步。他們的鐵馬極其快速,又充分運用於載貨或載小孩兒,其載量及騎車技術看了令人嘆為觀止,充分展現一種勤奮打拼又節能實際的生活態度,讓你一看,就感覺那就是荷蘭人精神。去超市或露天市場,人人騎鐵馬,往往前面後面滿滿載了食物,有一次,一位太太連龍頭都擺不正了,海源趕緊上前幫忙扶正。
在萊頓,開車停車極其不便,單行道多,小巷道又極狹窄。但相對的,公共交通規劃得讓人方便出門,例如,自行車專用道是必有的。
從照片上可看到(可放大),荷蘭人實事求是的精神: 從家屋出門算起到汽車道,一共有七種不同功能的區分: 屋主使用區(窄窄60-90公分左右寬),行人步道,行道樹,腳踏車道,過渡區,停車區,汽車行車區。
有了專用道,鐵馬到處通行無阻(進出小巷道極其方便),反而比開汽車無罣礙。對這個鐵馬多汽車少的城市,最直接感覺到的好處是: 噪音少,汙染少,人們精神(或神經)得以放鬆,怪不得在屋外可以怡然的喝咖啡吧?
所附照片還不能完全表現出荷蘭的鐵馬文化。因為為了尊重肖像權,有時不方便拍照。大部分時間又很難捕捉行進中的精彩景象。
立即儲存
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
在萊頓:陽光、咖啡與龍門陣
我們一到萊頓,第一個印象之一就是運河邊或街頭轉角,幾乎每家咖啡店,只要有陽光的日子,尤其到了下午熱一點,一定坐滿了喝咖啡擺龍門陣的人們。日日如此,不分上班日或周末假日。
我們不禁試著想找答案。大約是: 第一、荷蘭人很喜歡聊天,只要有機會,就聊個不停。在戶外咖啡座,每一桌幾個人就聊個沒完。我們問荷蘭朋友,他說他們很喜歡聊天那種感覺。
其次,可能荷蘭社會實施彈性工時,很多人工作不足五天,有的工作三天,有的工作四天。許多人就有許多時間出來聊天。
第三個可能性是:荷蘭人家裡的空間普遍太狹小了,所以人們到外面活動。荷蘭人習慣把窗盡量弄得很大,窗沿很低,又多不拉窗帘,從外邊望進去,就看到標準的家屋,狹狹長長,客廳很小,餐廳多連在客廳一起,也不大。
不久前有一個機會請教了一位荷蘭學者,他說,第一、二個答案是對的,至於第三個答案則不盡然。
正確答案是,荷蘭人天天喝咖啡擺龍門陣,是因為他們就是愛那種聚在一起曬太陽閒聊的感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