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

萊頓建築圖說(一)






上星期去布商會館博物館,買到一本萊頓建築圖說的書(Architectuur monumentengids Leiden),有264則圖說,把萊頓重要的、有意義的建築都收了進來。看起來是建築專家編著的,每則圖說都還有不少內容。買回來,仔細翻閱,看到了我們住的這個公寓,又看到我研究室所在的大樓,書中又有許多十七到十九世紀的建築,也有一些二十世紀的。我就用掃描辨識方式,再用Google翻譯把荷蘭文的說明譯成英文,先試著處理住家附近的一些建築,效果不錯,大體可以掌握圖說八成以上的意思。於是決定陸陸續續去按圖索驥,拍下各個建築的照片,再加上中文說明。


這裡先提供三則。

IIAS and CNWS

Nonnensteeg 1-3

這棟建築原來是皇家植物實驗室(Imperial Botanical Laboratory-herbarium),建於1904—1906年。是一棟具有許多新歌德特徵拉高的建築。在靠植物園這一面,可以看出不同區有著不一樣的功能。大樓的東端跨過一條小運河,很特別。整棟建築外觀很美。目前這棟大樓終年掛一幅旗子,記念萊頓大學的P.J.Veth (1814-1895)教授,一位著名的地理學者,曾參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事務。大樓西側緊鄰萊頓大學的重心Academiegebouw。現在這裡是國際亞洲研究所(IIAS)和萊頓大學非西方社會研究中心(CNWS)所在。我的研究室就在五樓。

LODEWIJKSKERK
Steenschuur 19
這個教堂的塔樓是萊頓天際線三個塔樓之一,看起來是第二高的,只低於市政廳的塔樓。從我們家餐廳望出去,總是看到它,也一直不知道是什麼教堂。

根據,原來還真是一個古教堂。1477年這裡是聖約伯堂,可是不清楚是不是現在這個教堂的前身。目前這個教堂的正面是建於1538年。1547年教堂曾賣給聖彼得教區,1567年再賣給市政府做為玉米倉庫。1807年萊頓大爆炸受損,當時的國王路易拿破倫堅持不可拆毀,而且要做為天主教堂。1809年重新啟用為羅馬天主教堂。在1957年大肆重修並擴建。教堂內部裝潢為新古典式,由Jan Giudici設計。



猶太教堂

Levendaal 16

我們住在Levendaal五個多月,按址去找十六號的猶太教堂,走到路的盡頭,是Hoogvliet 超市,剛經過的也是60多號,心想,大約是興建超市給拆了。還是覺得不可能,轉到超市靠Breestraat一邊,望見對面斜斜一排房子。走過去一看,果然第一間就是十六號,就是這個猶太教堂。據記載,萊頓在1731年就有猶太教會,而這個猶太教堂建於1762-631807附近運河上的大爆炸遭波及,在1807-1809重修(建?),內部為新古典設計,目前的窗子是1857-58由建築師J. van Lith設計。在正門上面寫著「Future deliciousness of this house will be bigger than the previous one, says the Lord of the Mr-scissors' (Haggaï 2:10)」。教堂在1977-1978重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