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婚宴印象:遺落

婚宴
帶給許久不見的家族
重聚尋根的機會
興奮莫名

再忙再累
也要從各地趕來
早晨八點半出發吧
就這麼辦

透過特強麥克風
樂團的<音樂>無孔不入地
囂張在宴客大廳堂

在座的阿嬸阿叔阿妹阿兄
被噪音摧殘
大小無一倖免

主人客人彼此問安道好
各個貼著耳朵嘶吼大叫
忙著社交

沒人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沒人知道對方在說甚麼
更沒人知道自己吃進了甚麼


樂隊老大
掌控著婚宴的進行

請新郎新娘上台
請主婚人上台.....
請新郎、新娘說幾句話
好似魁儡,
可憐新郎新娘
草草謝謝光臨
說了兩句,鞠躬下台

學經歷俱豐的主人
忘了自己是主事者
而,婚宴
被樂團老大輕率地
當成綜藝節目了


收禮台
象徵麵包的重要性

樂隊的噪音
象徵愛情路上仙樂飄飄的日子
不一定長久

家族友人起早趕路來恭聆噪音
象徵人生路上難獨行
有時也需忠實族人陪伴

短暫婚宴
主導權旁落
似可不必過於計較
一時胡塗
睜隻眼閉隻眼
忍過去吧

婚宴莫名地結束了
總覺心情空蕩

回家路上
忽然想起
似乎有某些動人的元素
有意無意地
被遺落在舞台某一角落

回鄉印象: 光禿的市街

民國49年離開家鄉,至今已快50年。雖然身不在家鄉,心卻是時刻關心家鄉。這次回鄉停留較長時間,一進入市街,立即印證了多年來罵聲不絕,一個令人絕望的說法:家鄉的老路樹全被砍光,街道沒有再種一顆樹!我親眼看到了這番光禿景象,對於自己無能做什麼,感到悲哀,只能把不捨、失望、驚訝、甚至憤怒各樣的情緒往肚裡吞。

可是回到台北家後,卻覺得這個事情必須讓更多人了解,一定要得到更多的重視。我們豈甘心作一個冷漠、壁上觀的公民?應當讓更多人了解: 今人多種樹,百年後才會有老樹的感動!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good news

治療神經退化病 唱歌勝吃藥

  • 2009-06-08
  • 中國時報
  • 楊明暐/綜合報導

 英國婦人妮娜.坦普九年前罹患帕金森氏症,當年四十四歲的她對惡疾纏身很沮喪,但是後來峰迴路轉,她說:「我想到那些這輩子想做,而今已不可能做的事。隨後又想到,有些事我還是能做,唱歌便是其中之一。」

 於是,妮娜開始和病友籌組合唱團,同時徵求一名歌唱老師。現在「歡唱」(Sing For Joy)合唱團不僅每周排練,而且定期舉辦公開演唱會。該團現有廿多名成員,包括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及中風、癌症病患,和他們的看護、家人及朋友。

 坦普說,唱歌讓人忘卻病痛,也使病友不再感到孤單。而且團員發現,唱歌對改善病況很有助益。帕金森氏症一個普遍症狀是喪失聲音,合唱團每周排練時,患者在聲音治療師指導下練習發聲,可以有效緩解症狀。

 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團員莎拉.班頓說,喉嚨有許多肌肉,所有神經狀況都會影響到喉嚨。人在唱歌時會挺起身體,擴張肺部,對神經疾病患者來說,這樣非常好。

 有越來越多臨床證據顯示,音樂能協助各種腦部傷病患者復元或對抗病情。音樂治療專家溫蒂.馬姬形容音樂是「腦部的綜合維他命」,它能影響和改善運動功能,以及溝通甚至認知的能力。馬姬說,有些特別功能,例如語言,會因為神經傳導路徑受損而失靈,但音樂的神經傳導路徑比較複雜,在腦內分布也較廣。音樂似乎能找到不同路徑,協助各種神經疾病患者,能找出讓大腦發揮功能的新路徑。

 芬蘭的研究人員已證實,每天聽音樂幾小時,能增進中風患者的復元狀況。另一項研究顯示,中風患者學彈鋼琴或打鼓,復元速度要比只接受傳統治療的患者來得快。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利用音樂和節拍訊號,有效改善了帕金森氏症等退化性疾病患者的活動和平衡感。而旋律音調治療法(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也證實能為失語症患者提供有效治療。

 此外,音樂記憶對治療阿茲海默氏症(老年失智症)這類退化性疾病似乎很有效。一名美軍二戰老兵,其失智症已嚴重到不記得自己名字,也幾乎認不得自己妻子,但只要讓他聽舞會音樂和法蘭克辛納屈的歌曲,他便能帶領妻子跳著狐步舞,彷彿回到一九四○年代。